碳排有價的臺灣,產業市場在哪裡?

2024-01-23

文章編輯整理:宗久特約編輯 王玉珊 

一百多年來,我們有幸從地底下抽取近乎免費的能源,利用廉價燃料來打造世界,而就在我們盡情享用能源,創造美好事物的同時,也浪費了寶貴的資源,甚至把世界搞得一團糟。賽斯.高汀

2021年末,全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 415 ppm,短短50年上升超過25%,原因是人類的活動。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,大部分來自煤炭、燃燒、牛、水泥。不論是氣候變遷的角度、溫室效應、淨零、減碳等等各式各樣的名詞,事實就是氣候影響周遭的每一件事物,我們是這個地球上的一份子,所以誰也無法置身事外;當人類把世界搞得一團糟時,也必須有解決之道,我們想要的世界方能存續。

 市場驅動的經濟體會對市場力量作出反應,最直接的兩股購買力量是稅收和支付,消費者會購買折扣物品,避免昂貴的東西,同時,協調國家之間的決策極具挑戰性,尤其是牽涉到氣候議題。如果一個國家實施碳稅,會給其公民帶來經濟負擔,並使國內產業的競爭力低於其他未徵稅的國家。如果本國工業要承擔碳稅的額外成本,可能會失去生意,輸給未面臨這種稅收的外國公司。

面對碳稅,估計一般公司不是創新,就是產業外移,如果創新的成本太高,可能會將生產轉移到國外,這種情況已發生在一些實施勞動保護的行業。這種可能性使各國對徵收碳稅猶豫不決,希望避免本國工業損失給碳排免費的國家,這種現象被稱為碳洩漏。

碳邊境調整機制:
這種方法不需要多邊協議,而是尋求降低碳排量、並解決碳洩漏的問題。根據該計劃,徵收碳稅的國家將對產地未收碳稅的外國產品加諸進口關稅,因此,國內外的商品都將承擔相同的碳稅,以激勵各行各業減少碳排。這種費用傳遞的訊息是:『無論是在哪裡生產的,如果想在這個國家銷售,就需要降低產品的碳足跡』。

碳定價:
碳定價旨在從一開始就設立健康和環境成本,以便利用市場力量獎勵對消費和碳排的明智選擇。碳費用和碳稅、限額與交易、和碳抵換等手段有助於創造經濟激勵措施,促進更快速、更創新的減碳轉型,對於碳排放加諸額外的財務費用,同時讓產業在轉型到低碳營運的過渡期也能持續運作。

『限額與交易』制度提供了碳稅的替代方案。透過法規設定各公司的碳排量上限,並發放公司許可證,超過其配額限制的公司就得支付罰款,若有未使用的配額,也可以出售給其他公司。理論上,碳排許可將反應碳的真實價值,一但發現同樣的商品有更便宜的生產方式,公司就會轉換。核可的碳排總量會逐年遞減,致使超額排放的罰金越來越重。採用這種方法最著名的地方包括加州和歐盟。

各國目前皆有各自的碳稅規定,無可避免的是:這是一條回不去的路,想要吃世界的餅,就要按照各自的遊戲規則,臺灣目前2024開始計算碳費,全球進入排碳有價的未來,跟國際供應鏈關係緊密的臺灣,多數廠商也早已想方設法投資節能新設備、改善製程,力求降低碳排。

更多廠商節能資訊:

達詳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1622 
帕司卡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1038
晟昌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115
達佛羅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875
哈伯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130
發現科技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2094
瑞亞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285
茂鴻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2229
臺灣數位企業總會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exhibitors/2181
其他更多相關服務參展商,請見展商產品資訊: https://www.tmts.tw/zh-TW/search

資料來源:圖解全球碳年鑑 賽斯.高汀

搜尋參展商 PULL